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学之娇子 > 正文

社会实践 2022年暑假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感悟(五)

作者:李林松 冷胤僑 王一鸣   点击:次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8-23 14:05:03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2022年暑假,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团委积极开展以“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的暑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学院组建了多个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,在“返家乡”实践活动中,同学们尽显青春本色,在社会课堂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。下面,然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实践分享吧!

李林松,自动化2141班学生,家乡在重庆市长寿区,目前在重庆望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实习工作

在此次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中,我第一次参加了社会实践,因为我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,走向社会,接触社会,了解社会,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;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;是提升思想、修身养性、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。

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之中,原本的我是想要外出务工挣取外快,但经过思考后,我觉得应做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事情,所以我来到这里开始了这次的实习。时间飞逝,一晃而过,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之中,我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和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,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益。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,也让自己开拓了视野,增长了才干。除此之外,社会也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,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,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,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。

冷胤僑,自动2042班学生,家乡在吉林省蛟河市,假期在桦甸市暖木村进行乡下工作。

在此次“返家乡”的社会实践活动中,我短暂的告别了城市的喧嚣,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与我们平时不一样的生活。从下地播种再到田间撒肥,从采摘木耳到晾晒风干,在乡下的这半个月的时间里,我与姥爷作伴,噼里啪啦的汗水在烈日下,显得格外明亮。而姥爷耕耘的背影,又教给我的不仅是吃苦耐劳的精神,更有他们那个年代特有的对某种实物的执着与勤奋。姥爷常常将“做什么都有技巧”挂在嘴边,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将其当成姥爷的唠叨,但随着时间推移,越发越觉得有道理,有时当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完成的耕作,姥爷却比我快出一个小时,除此之外,一些我在觉得极其沉重的袋子,姥爷却能拎起就走。

当我答应帮姥姥家劳作后,第一天的我觉得无比轻松,而第二天因为疲倦产生退缩的念头也是我,而当我一次次强忍着疲倦,下田耕作的时候,不知不觉间已磨练了我的精神和意志,也让我懂得了技巧的重要性。与我姥姥家一样背靠黄土的人们有很多,他们脚踏实地并有着浓浓的淳朴之情,在当今这样的快节奏生活中,我们确实应该向他们学习"沉稳"的技巧。

王一鸣,电子2042班学生,家乡在吉林省白城市,自2022年6月20日在康文福快餐店担任服务员。

在此次暑期“返家乡”社会活动中,我选择走向社会,接触社会,了解社会。体验不同基层工作者的艰辛。在此工作中,我主要负责餐厅内传菜、卫生打扫、就餐顾客的健康码登记以及就餐区的消杀等工作。尽管所做的事比较辛苦和单调,但我还是乐在其中,同时也体会到了赚钱的不易。

经过这次的打工经验,我感触颇多。作为一名成年人和大学生,我认为在大学开始时就应该逐步锻炼自己,养成不再完全依靠父母的能力。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促使自己提前经历生活、工作的挫折和教训。这就为大学毕业后的求职做好了精神准备,加上工作经验会为以后工作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示范。虽然这是我第一次社会实践,但带给我的收获却是极其丰厚的,它让我知道了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锻炼,很多社会交往技巧需要琢磨。总而言之,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,这份溢处也将会给我今后的大学生活指引方向。


上一篇:学院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及新冠肺炎防控方案解读讲座

下一篇:安全教育 疫情防控常态化,齐心护航开学季

版权所有(C)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